●“从总的趋势看,报刊评论是逐渐朝着贴近现实生活、讲求新闻时效、便于大众阅读的方向发展变化的。”
以往出版的新闻史专著,大都以综合介绍研讨新闻事业发展的概况为主旨,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以新闻评论这一重要报刊体裁为主线,围绕它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做文章,使全书呈现出浓厚的专业色彩。
这部专著的作者曾建雄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书稿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补、修改后杀青的。该书以1815年至1914年的中国报刊评论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论证其萌发、衍变、发展的过程,寻绎其轨迹,揭示其规律,剖析其得失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它还厘清了近代中国新闻评论产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发掘出不少宝贵史料,订正了一些重要史实,它对扩展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探究新闻评论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从而为今日新闻评论写作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著名新闻学者方汉奇教授对这部专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肯定它“完成了前人没有完成的一项科研任务,具有一定的填补空白的作用。”
早期中文报刊评论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过去的新闻史论著由于受所掌握的资料的限制,大都语焉不详,含含糊糊,几笔带过;有的论述则带有较大的主观臆断性,难以使人信服。而该书高度重视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因而能够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开拓性的工作,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补充和纠正了此前出版的新闻史论著有关中国报刊评论发展演变内容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失误。譬如,该书在对《循环日报》言论和王韬《?园文录外编》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翔实考证,就值得称道。众所周知,《循环日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一份以政论著称的重要报纸,其主笔王韬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报刊政论家,二者在中国近代报刊评论发展史上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书作者为了了解《循环日报》的真实情况,弄清该报言论与《?园文录外编》之间的关系,认真查阅了一千五百多份《循环日报》原报(缩微胶卷),对其中的九百多篇言论进行了细致的归类整理,并把统计数据制成表格,作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定性分析,深入研究、探讨了该报言论的特点及其与《?园文录外编》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研究,作者以充足的理由匡正了以往相关论著中对此问题的错误观点和偏颇意见,得出了更接近史实的深刻认识。
该书对一些有影响的报刊评论家进行了有深度的剖析、评介,而且较为客观、公允和实事求是。对中国近代新闻评论发展演变的基本史实和一般规律则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精辟论述,其视角具有全方位立体化的特征。作者阐明“报刊评论发展变化的原始动力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报刊读者的需求”,(见该书P233)报刊评论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变化,都与社会需要和读者需求密切相关,“从总的趋势看,报刊评论是逐渐朝着贴近现实生活、讲求新闻时效、便于大众阅读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见该书P233)再如,作者在考察中国近代报刊评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揭示了两个基本事实,即:一、从思想内容看,渗透着西方学说和思想的意见信息始终是报刊评论传播的主旋律,因为它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落后的封建社会宣战的有力武器;二、从表现形式看,报刊评论文体的发展演变始终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这实际上揭示了中国新闻文体(包括评论文体)发展变革的共同规律。这一揭示,说明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对于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文化政策,建构新时期新闻文化对外开放的新政策与新格局,都具有深刻而积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